上海社科院报告称沪上实名注册志愿者已超260万

来源: 作者: 时间:2017-03-10
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2月31日,上海实名注册志愿者超过260万人,注册率达到9.43%,志愿服务组织数2万2千余个,志愿服务项目11万多个。
资料图:国际志愿者日上海青年们骑行宣传环保。杨夏杰 摄 资料图:国际志愿者日上海青年们骑行宣传环保。杨夏杰 摄

  上海3月2日电 (记者 许婧)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3月2日在上海发布的《2016年上海志愿服务发展新情况》调查报告显示,上海志愿服务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实名注册志愿者超过260万人,超过半数的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的主要目的是帮助他人。

  该份报告是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志愿者协会、上海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和上海市统计局联合面向上海注册志愿者和市民展开问卷调查所得的结果,共获得志愿者有效样本1005份,市民有效样本2001份。

  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2月31日,上海实名注册志愿者超过260万人,注册率达到9.43%,志愿服务组织数2万2千余个,志愿服务项目11万多个。

  调查表明,超过半数的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的首要目的是“希望帮助有需求的人”,他们主要利用双休日及工余课余时间参与志愿服务。

  2016年,上海志愿者参与的志愿服务活动排在前三位的是敬老、交通维护和环保类。

  从志愿者参与的志愿服务活动的类别来看,排在首位的是便民服务类,比例达到40.1%,而应急救援类所占的比例偏低,为9.0%。报告认为,这一方面是因为应急类事件的发生比例较低,另一方面也与应急救援类志愿服务对志愿者的要求更高,需要较强的专业背景相关。

  对未来参与志愿服务活动,94%以上的志愿者表示会继续参与,15.9%的市民表示“愿意并且已经参加”,28.1%的市民表示“愿意但不知道如何参加”,42.8%市民表示“愿意,但客观条件暂不允许”。

  志愿者激励机制是保障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的重要依托。调查认为,当前的志愿者激励主要是以精神性的评奖和宣传为主,相比较物质鼓励,上海志愿者更为注重的是信用鼓励和道德、精神鼓励,其中,信用鼓励的激励机制最受志愿者青睐。(完)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