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筹资刺激经济复苏,美国债务规模正以惊人速度扩张。 截至4月9日,美国国债总规模突破24万亿美元大关,创下历史新高。且不到6个月美国国债增加1万亿美元,增速也创下历史之最。 然而,这不意味着美国债务增长势头开始放缓。 发布最新报告指出,今年二季度美国政府可能增加1.4万亿美元债务,以支持2.2万亿美元财政刺激计划实施。随着美国后续还会大规模筹资推动新的财政刺激计划落地,2020财年美国财政预算赤字将增加至2.4万亿美元,占美国的11.2%,其结果是同期美国债务规模将净增加2.8万亿美元。 谁给不断激增的美国债务“买单”,俨然备受全球金融市场高度关注。 数据显示,3月前三周,海外央行抛售逾千亿美元美国国债,而机构投资者也减持数百亿美元美债用于填补自身杠杆缺口。因此,储俨然成为美国国债的最大买单者。 储持美债占比飙涨 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美国政府机构、美国机构投资者与国际投资者持有的美国国债规模分别为8万亿、7.9万亿与6.8万亿美元,占当期美国国债余额的比重分别是35.3%、34.8%与29.8%。 然而,随着今年3月金融市场剧烈动荡与美元荒局面涌现,“三足鼎立”局面正悄然动摇。 一位美债经纪商向记者透露,当前美国一级交易商持有的美债头寸仍然达到约1200亿美元,尽管较3月中旬的峰值1880亿美元下降1/3,但它依然表明海外央行仍在减持美债(将美债卖给一级交易商)套取美元,要么满足本国外贸需求,要么随时干预汇市稳定本国汇率稳定。 与此同时,尽管美国机构投资者抛售美债力度较3月中旬有所减弱,但他们增持美债的意愿仍不高,原因是储近期缩减QE购债规模令他们低买高卖的价差收益缩水。 在他看来,这令美联储在美债交易市场显得更加举足轻重。截至4月1日,美联储持有的美国国债规模已高达3.3万亿美元,约占美债总规模的13.75%,而在去年底,这个数值仅有10%。 “随着美联储持有量在美债总规模的占比越来越高,有机构认为美国正变成第二个日本,即央行持有巨额本国国债。”他指出。其好处是国债本息兑付压力可以“内部消化”,即美联储与美国财政部协商调节发债节奏实现“完美”的新还旧;但坏处是美国无法让全球“分担”美国经济波动风险,且失去海外廉价资金用于刺激经济增长。 在BK Asset Management宏观经济研究Boris Schlossberg看来,美联储对此也有自己的顾虑——随着3月重启QE措施,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已由2月底的4.16万亿美元,飙升至4月1日的5.81万亿美元,导致其应对疫情持续冲击的货币宽松操作空间骤然收窄。 因此,本周美联储已将每日购债QE规模下调至500亿美元,较此前的每日600-750亿美元下降约20%。此举一方面向市场展示美债市场流动性已得到缓解,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提高美债收益率,吸引海外投资者与国内机构投资者重新美债。 受此影响,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一度从0.6%上涨至0.7%附近。 “这不足以改变海外央行与美国大型机构投资者对美债投资的谨慎态度。”Boris Schlossberg指出。相比美债收益率回升与流动性缓解,当前海外央行与美国大型机构投资者更关注美联储无限量QE措施令美元汇率趋于下降,持有美元资产所面临的估值损失风险反而在增加。 零政策为低息发债“护航”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打算大举发债为2.2万亿美元财政刺激计划筹资,也给美联储货币政策走向构成新的挑战。 “按当前美债平均收益率估算,24万亿美元国债规模意味着美国财政部每年需支付约1700亿美元,为了尽可能降低美国国债利息支出,让更多用于刺激经济复苏,美联储很可能需要将基准维持在一个相对低的水准,从而减轻美债利息支付压力。”布朗兄弟哈里曼(BBH)全球外汇策略主管Marc Chandler分析说。 4月9日凌晨美联储公布3月货币政策纪要显示,多数联储官员均认为在疫情得到优先控制且经济复苏(实现就业与物价稳定目标)前,将基准维持在0-0.25%是适当的。 受此影响,美国联邦市场最新交易数据显示,众多认为在明年3月份前,美联储都会维持现有利率不变。 “这无形间也给美国财政部以较低利率发行20年期或25年期国债创造了不错的操作空间。”他指出,在3月美联储大幅降息150个基点与启动无限量QE计划的双重打压下,10年美债收益率跌至历史低点0.7%附近,因此市场普遍预期美国财政部即将发行的20年或25年期国债可能稍微高出1%,较他们此前预期下跌逾80个基点。 然而,金融市场是否愿为此买单,仍是未知数。 一位海外大型资管机构部交易主管坦言,目前部分机构投资者与海外央行仍觉得20年或25年期美债收益率过低,不足以对冲美元汇率贬值风险。 在他看来,要吸引海外央行增加对低息美债的投资兴趣,还需美联储在货币政策方面做足功夫,比如扩大与其他国家央行的货币规模,令海外国家手里的美元头寸相对宽裕,进而提升对美债的配置兴趣;此外,美联储还得加大操作力度以遏制美元荒卷土重来。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